小白空气研究院:垂直传播?HEPA型空净可降低新冠群体感染
近期,疫情新增令人揪心,在翻查论相关论文和研究时,一个词引起了小编的关注,那就是——“垂直传播”,这讲的不是传统医学上母亲作为病源体把乙型肝炎、爱滋病等病毒传给婴儿的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而是指新冠病毒在一栋大厦透过“烟囱效应”往上传播,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垂直传播现象。
楼与楼之间相隔很近,狭长的天井形成了所谓“垂直传播”
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Building and Environment》中的一篇文章对“SARS CoV 2 Omicron变异的爆发与在香港的高层住宅楼中进行的垂直传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使用垂直排列单位的病例聚集和照明作为垂直传播的替代标记,第五波新冠肺炎阳性病例的数量明显高于第四波(14.2%,6471/45,531 vs 0.24%,3/1272);剔除第四和第五波选择的12周外检测阴性的22801人,第五波期间居民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第四波(6.5%,25,434/389,700 vs 0.07%,16/23,896)。
SARS-CoV-2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垂直传播示意图
传染性气溶胶(从垂直排水堆)通过干燥的U型阱(红色)回流至室内环境。气溶胶(红点)可以在从水盆或厕所排放的废水从地下公寓(红色)产生,这些气溶胶通过垂直烟囱上升,并通过干燥的u型陷阱泄漏回上层公寓的浴室。
SARS-CoV-2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垂直传播示意图
烟囱效应驱动空气通过垂直排水烟囱,从低温(蓝色)上升到高温(红色)。烟囱内的烟囱效应会导致向上的气流,这将导致排水烟囱下部的相对负压(蓝色),因此会通过泄漏吸入空气。暖空气通过烟囱上升,上部的相对正压(红色)会导致受污染的烟囱气溶胶通过排水管泄漏进入浴室。一般来说,由于阳光充足,顶层的温度比下层高,这促进了烟囱中向上的气流。
SARS-CoV-2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垂直传播示意图
covid-19垂直传播(上升)可能通过轻型垂直排水烟囱。通常观察到的受感染的受者单位(蓝色)与指数单位(红色)(可以是下或上单位)的空间格局。未受感染的公寓显示为白色。其他可疑的传输机制包括楼梯井中的烟囱效应的流动,以及由打开的窗户和面向照明室的提取风扇产生的立面羽流。
通过翻查相关文献发现,广州早在2020年时,已做过相关研究并发表论文。
文章指出:在广州的一栋高楼层住宅中,一共有9名感染患者、193名大楼其他居民和24名大楼管理人员。
而9名感染者出自3个家庭。第一个家庭有前往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震中武汉的旅行史,而其他2个家庭则没有旅行史,而且出现症状较晚。没有发现通过电梯或其他地方传播的证据。
这些家庭住在3栋垂直排列的公寓中,公寓由主浴室的排水管连接。观察到的感染和阳性环境样本的位置都与载有病毒的气溶胶通过这些烟囱和通风口的垂直传播一致。
如住此类住宅,住户该如何防范?
相关学者建议关闭面向天井窗户,尽量打开其他非天井位窗户,令干净空气抽入屋,煮食或如厕时可开抽气扇,但勿开窗。
另外,现时天气开始转冷,室内外有温差,故冷空气会下沉、热空气上升,烟囱效应明显,若住户关窗,效应会相对小,而大厦中层会出现负压高过正压,令空气滞留天井。
至于屋内空气,若关窗局促,建议装风扇及空气清新器,令空气流动,即使空气中有病毒亦可稀释。
科学家们认定,使用普通HEPA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可以持续地从空气中去除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使用洁净空气量越大的空气净化器,其新冠病毒的过滤和捕获能力更好;同时,如果结合空气通风,空气净化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更有效的病毒清除和空气清洁。
新颐小白3.0空气净化器,在中科院旗下广州中科检测中心独立第三方CMA实验室,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敏感污染物极限测试。
中科检测的科学家们,累计分别用28种敏感污染物对小白的单指标净化能力,缜密细致地进行了逐一测试。28种敏感污染物包括甲醛、二手烟颗粒物等化学污染物,DNA带状疱疹病毒、RNA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等病菌类污染物,氨气、乙醛等致臭污染物,猫狗皮屑、尘螨等过敏性污染物。
小白3.0独有的HEPA+空气魔硅+负离子复合过滤系统,对上述污染物的净化水平,均稳定达到96.67%-99.99%的过滤效率,两室一厅的住宅,一小时能过滤十二次整个客厅空气。中科检测为小白3.0出具了相关28种污染物净化效率的认证证书。